新闻中心News Center

行业新闻 公司新闻

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时隔44年南太平洋再刮“东风”日本闻讯跳脚美国罕见点赞!

时间: 2024-12-29 点击数:

  9月25日,新华社一纸公告,引发世界瞩目,原因是中国人民火箭军按照年度训练计划发射一枚携载训练模拟弹头的洲际弹道导弹,在经过上万千米飞行后溅落在南太平洋公海海域。此番发射属于是全程飞行试验,与此前进行的极限高抛弹道测试有着显著不同。另外需要强调的是,此番发射距离中国上一次开展洲际弹道导弹全程飞行试验,已经过去了整整44年,所以才会引来诸多关注的目光,而且含义各不相同,日本表示“震惊”,而美国罕见地为中方“点赞”!那么何为全程飞行试验?何为极限高抛弹道测试?美日两国又为何反应如此迥异呢?

  ■本次导弹试射的飞行轨迹,外界推测飞行距离在1.17万千米~1.2万千米之间。

  全程飞行试验被认为是在贴近实战标准的状态下,对洲际弹道导弹技术性能进行测试的一种方式。之所以与“贴近实战标准”产生联系,根源就在于“全程”二字公司新闻,即通过远距离试射用以检验洲际弹道导弹的射程参数,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能否满足作战需求。当然,全程飞行试验对于世界多数国家来说,都存在着很高的门槛,例如受限于国土面积、领土纵深不足等原因,世界多数国家都无法实现发射场地与导弹落点均在本国境内,就算国土最广袤的前苏联/俄罗斯也不能保证在本国境内完成全射程试射声呐导流罩涂料。那么在此情况下,要想对洲际弹道导弹的技术性能,特别是射程开展测试的话,就必须采用极限高抛弹道测试这种方式。

  ■1980年5月,由18艘舰船组成的海军任务编队奔赴南太平洋相关海域。执行“运载火箭”试射任务。

  说回上文,既然客观因素使得洲际弹道导弹的导弹落点无法设置在本国境内公司新闻,所以也就只能将其转移至公海水域,因此我国在1980年5月~6月间对“东风-5”洲际弹道导弹(当时称为“运载火箭”)进行测试时,就将导弹落点设定在南太平洋公海水域,并派出海军舰艇编队不远万里前往溅落区回收数据舱。这里还有一个细节需要注意,即为了确保对弹道导弹的全弹道观测与定位,我国还为此派出了“远望一号”和“远望二号”两艘航天测量船遂行观测任务。同理可推,其他国家在进行洲际弹道导弹的全程飞行试验时(前提条件为导弹落点须在公海水域),也须派出航天测量船承担观测任务,否则试验任务将很难进行下去。

  极限高抛弹道测试是指通过提高导弹发射仰角公司新闻,提升弹道高度,即将进行试射的洲际弹道导弹的弹道从全程飞行试验状态下的“最优弹道”模式调节到“高弹道”模式,再综合计算机测算以确定洲际弹道导弹是否可以达到设计标准。这种测试方式据说相对方便,但数据反馈与最终结果会相对弱于全程飞行试验,因此对于有能力的国家来说水平运动补偿器,针对本国研制的洲际弹道导弹,是一定得要进行全程飞行试验的,例如美国设置在太平洋中部的夸贾林环礁,以及苏联设置在堪察加半岛上的库拉靶场,都是用于进行洲际弹道导弹的全程飞行试验任务。

  ■上述两图立体展示了中国洲际弹道导弹奔向南太平洋公海海域落点的具体轨迹疏水泵。

  同样在9月25日,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林芳正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在发射洲际弹道导弹之前并没有通知日本政府,然而诸如美国、新西兰、澳大利亚及法属波利尼西亚等国家和地区,却收到了来自中国的提前通知,日本政府对此感到“震惊”,声称中国日益增加的军事活动“令其严重关切”手动火灾报警装置。从林芳正的表态可以看出水银水压计程仪,日本对此非常不满,但在绝对实力面前也只能通过老生常谈来找补面子。

  ■9月25日下午,日本官房长官林芳正在首相官邸召开记者会,对中方未提前通知导弹试射表示“震惊”。

  与跳脚的日本不同,美国彭博社在报道美国国防部对中国向太平洋公海水域发射洲际弹道导弹一事时,在文章标题中使用了“称赞”一词,至于这个“赞扬”的来源系美国国防部发言人萨布丽娜·辛格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说:“我们确实提前收到了这次洲际弹道导弹试射的通知,我们认为这是一件好事,这是朝着正确方向迈出的一步,它确实有助于防止任何误解或误判。”

  ■美国防部发言人萨布丽娜·辛格在谈及中国试射导弹一事时对中方提前通知表示赞赏。

  不过称赞归称赞,在收到试射通知后,美空军第55作战大队第42侦察机中队立马派出RC-135S“眼睛蛇球”特种侦察机,从内布拉斯加州奥拉法特空军基地起飞,经过长时间飞行后,于在当地时间9月24日抵达日本东京附近的横田空军基地。9月25日,这架从美国本土远道而来的RC-135S又从横田空军基地升空,先是沿着西南方向飞赴我国东海上空。(关于这种侦察机详见本号历史文章《美军特种侦察机出动监控俄国核导弹,曾被朝鲜空军围堵险被击落!》)

  ■当地时间9月24日,从美国远道而来的RC-135S“眼镜蛇球”特种侦察机降落在日本横田空军基地。

  ■飞行追踪软件显示,这架RC-135S在东海上空盘旋许久后,朝着冲绳岛飞去。

  这架RC-135S利用机载电子侦察设备,对再入大气层的弹头、导弹制导的电波频率及相关信息进行探测、收集、处理及分析。待上述任务结束后,这架RC-135S又改变航向,沿着东南方向飞抵冲绳,至于目的地应该是同样部署有RC-135S的嘉手纳空军基地公司新闻。

  9月26日,官媒公布了此次发射洲际弹道导弹的高清大图数字选择性呼叫,外界根据各项特征分析后认为,该型洲际弹道导弹应为东风-31AG陆基机动固体洲际弹道导弹试验临界雷诺数,在东风-41陆基机动固体洲际弹道导弹没有问世之前,它承担着对敌威慑及实施核打击的重任。

  东风-31AG实施全程试射,至少有三重用意:一是通过全程飞行试验试验池实船自航点,证明该型洲际弹道导弹的技术性能既符合设计要求,同样也满足作战需求;二是向有关方面发出威慑信号,但这种威慑显然是有限度的,即威慑主体还是东风-31AG,并不是引发外界高度关注的东风-41;三是通过东风-31AG的性能展示水线面面积曲线,间接凸显我方核打击力量的上限,既然东风-31AG都能达到12000千米左右的最大射程,那么更先进的东风-41的最大射程只会更加惊人,让那些居心叵测之辈搞事之前好好掂量一番。

  ■可以预见,东风-41陆基机动固体洲际弹道导弹日后也会在必要时进行全程飞行试验。

  值得注意的时,东风-31AG陆基机动固体洲际弹道导弹此次全程飞行试验,是按照“年度军事训练例行性安排”,也没有派出海军编队前往监控溅落区海域数控平面运动拖车,打捞设备。这说明此次试射确实带有强烈的实战练兵色彩,而非科研测试公司新闻。以此推测,我国日后应该还会进行此类测试,当然参与测试的装备型号会有所变化,例如坊间期待的东风-41陆基机动固体洲际弹道导弹。更重要的是,相关国家面对我国的这种举动,应该得学会用平和心态来对待,例如心浮气躁的日本,毕竟一切都会转入常态化,这就是大国底气之所在。